“今天主持会议时,我的演讲又语无伦次、效果很差该怎么办”、“学习同一课程,为什么其他同学总是比我吸收得更快更好?”、“老大找我去汇总工作,我的回答总是不能让他满意怎么办”……
01
以上这些场景都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的。问题反复出现,究其原因是我们都欠缺“结构化思维”。
什么是结构化思维?它指的是一种从整体分析到局部思考的层级分明的思考模式。简单来说就是借用一些思维框架来辅助思考,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和处理,从而扩大思维的层次,更全面地思考。
结构化思维属于我们每个人思维的底层结构,底层结构不扎实的人,认知和表达都很容易遇到天花板,难以成为“高手”。就好像盖一栋高楼大厦,地基不深,楼是盖不高的。
没有结构化的思维是零散混乱无条理的想法集合,而结构化思维是一个有条理有层次、脉络清晰的思考路径,它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根本。
比方说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员工,没有结构化思维的员工A在面对新环境时,会马上着手忙于各种大小事上,比如了解公司业务结构、认识各部门同事等等。
具备结构化思维的新员工B,则会先根据入职的几大目标和重要事项进行结构分类,主要分为人际关系、业务结构、组织文化。
再根据这三大模块逐一给自己安排具体事务。比如企业的组织文化,除了阅览人事部门发放的企业手册之外,还可以查阅企业发展的大事记,用事实了解真实文化。
02
麦肯锡首次在《金字塔原理》书中对结构化思维进行了详尽的描述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这本书。我将根据书中所述和个人思考总结“如何习得结构化思维”。
先考虑整体结构,再思考细节
思维扩散的由大及小,先以既定目标进行系统化思考,推导出大体结构,再逐一拆解每个子结构,深入细节部分。
以写文章为例,一篇文章的诞生是从立意构思开始的,先确定围绕什么主题开始写(也就是目标),主题确定后梳理文章的大致结构和脉络,以哪种方式能让读者流畅的理解,最后再考虑每个结构下内容的填充细节,通过哪些恰当的例子来逻辑严密的阐述观点。
就如这篇文章,立意确定后,考虑到覆盖读者的多种可能性,文章从“结构化思维是什么”、“如何习得结构化思维”和“结合具体案例分析”为主体脉络,引导你们一步步养成结构化思维的习惯,就算是达到本文目的了。
再以我平时的产品需求评审会议为例,面对开始一脸懵的开发同学,我会先从整体的产品目标、需求背景和意义开始讲,这些可真不是废话。让大家有了共识的目标后,再继续阐述产品设计的结构,初步明确后针对每个结构点展开细节。
分类和层级
既考虑整体结构,也要考虑每个类别、层级之间的关系。
如同我们在用思维导图梳理脑中结构时,并列的同级分类遵循“互为补充”的基本原则,父子结构的层级分类遵循“向内延展”的原则。
班里同学分为男生和女生,男生又分为成绩优秀、良好和较差的,优秀中又分为具体哪个科目突出的……等等。
这是逻辑思维清晰的必要条件。掌握结构化思维的人能看到更多的系统层级,并且清楚区分各个层级的逻辑关系。
MECE和STAR原则
MECE是麦肯锡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,它指的是:分类要做到完全穷尽,相互独立。意思就是将所有可能性和包含在内的内容都要穷尽列举,并且这些要素之间相互独立,互为补充。
另外一个常用的STAR原则拆解后是:Situation 背景 / Target 目标 / Action 行动 / Result 结果。
它作为一项通用的思维路径,可以运用到许多具体案例中。比方说简历的叙述顺序和实际的面试过程,套用STAR原则后就是“项目的背景是什么,我在这个项目中担任什么样的职责,我为什么指标负责,具体做了什么事情,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(比如提升了130%的用户活跃度)”。
03
不止如此,结构化思维也常被用于梳理用户的需求。方法如下:
按照顺序,首先明确你的目标是什么。先清晰了解目标后再动手解决问题,产品战略拉得越长,越要经常回头看目标,如果路的方向走错了,做多少努力都是无用功。
其次,参与的角色都有哪些?此处的角色不能简单等同于用户,在整个系统中可能会涉及多个参与角色,普通用户是其中一类,还可能会有商家端、生产端等等角色。
基于对角色的定义,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景下演绎出不同的需求。不同类型的角色,在不同的场景下会有不一样的行为表现和需求,这些都要结合场景一起分析,针对每一类角色分别往下分解。
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场景下面临的问题都是不尽相同的,罗列出现存问题,才能帮我们理清前方障碍。
针对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,是否有什么现成的解决方案,现成方案有何弊端,我们能通过产品形式提出什么更优的解决方案。
经过上述梳理和拆解后,我们可以得到许多解决方案。每个方案都需要经过“自检”,以使用频率、覆盖面、资源成本和投入产出比来综合衡量并最终筛选出最佳方案。
04
唠了那么多理论篇,也该进案例了,一起感受下结构化思维的魅力。
“你怎么看待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功能?”
滑动的手先停止在这里,不妨你我都先试着思考看看。
诚实的说,换作之前的我一定是一头雾水两眼茫然的。在缺少底层结构化思维和方法论支撑的前提下,面对许多陌生问题都会束手无策,即使有独特观点也相当分散。
微信公众号作为多边内容平台,可分为三大类:消费端、供给端和平台侧。
从消费端来看,付费阅读首先增加的就是用户认知成本。对普通读者而言,认可关注了某个账号不代表认可他每篇文章的质量,在信息爆炸的当下,在免费的优质文章遍地都是的时候,用户是否还会买单不得而知。
能明确的是“付费阅读”又帮用户加重了一层筛选障碍,优质文章的阅读率和传达率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。
再往下看,公众号和知识星球的付费形式不同,星球是针对星主每年付费一次,付费成功后内容都可查看。但公众号实行的是单篇付费阅读制,不仅每次都需要慎重筛选多一次,而且每次都要反复经历付款过程,对用户来说心理成本更高。
一旦用户花钱购买了这篇文章,读完之后发现和预期不符,必然会第一时间将责任指向给作者,当然平台也有“不作为”的责任。
久而久之,用户懒得思考,对公众号的内容生态信心也开始慢慢减弱。
那么从供给端来看呢?付费阅读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作者们了,从他们的角度看应该没问题吧?
除了上述说的会造成文章阅读量和传播率下降,还有“内容的定价”问题。
我们在商场看到的卖品都因为可以被标准化,所以能有相对稳定的售价。但是内容如何在发布前做到标准化呢?
以作者的粉丝量和平均每篇阅读量来判定吗?这样未免不够公平,因为每一次的创作水平都不同,难以确保维持稳定。
微信团队把这个“难题”交给作者自己拟定。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大V收费1元,那个大V收费6元……用户在遍历这些付费文章时,由于很难根据前面展示的一点信息判断质量好坏,所以很可能会直接选择便宜的那篇。
这种相互的竞争和价格挤压最后会被市场慢慢磨平,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开始磨砺作者的内容生产积极性。许多作者发现只能收1块钱才能招揽读者,感到得不偿失,也会渐渐退出“付费”圈了。
从平台侧看呢?平台不抽取佣金,还要承担隐性的责任,是在吃力不讨好吗?
当然不会,平台也不是吃饱了没事干。我猜测他们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拓宽生产者的变现通道,刺激创作者的积极性,另一方面对平台的内容开始进行分层化的精细管理。
只是作者的生产积极性反而在下降,用户付费意愿越来越低,更有甚者会利用制度的空缺,大力美化标题(没错就是标题党)、在展示出来的前文处重点泼墨,倘若任由发展,劣币也就慢慢驱逐出良币了,公众平台好不容易积累的内容生态必定会损失不小。
这也难怪“付费阅读”功能只是活在了内测版,还未正式上线就被扼住了。
综上,便是我结合结构化思维分析问题的思路:先定义问题,找到目标特性,明确大体结构,再依次分层级展开细节分析。
希望有所帮助。感谢你的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