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框架效应?
框架效应(Framing effects),它由Tversky和Kahneman于1981年首次提出。这是一种认知偏差,指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。
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实验:
(1)上面这个抛硬币的实验,你会怎么选择?
相信大部分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A,毕竟是一笔确定的收入!
(2)那上面这个实验二,你又会怎么选择呢?
没有人愿意选择A,因为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一份确定的损失。为什么我们在面对收益时,宁愿选择确定的收入也不愿选择数学期望值更高的风险选项B?而面对损失时,则偏好风险而不要数学期望值更小的损失?因为这就是人性。
丹尼尔·卡尼曼首先发现了个体存在“确定效应”和“损失规避”心理,并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了“前景理论”(见下图)。卡尼曼也因此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,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者。
前景理论阐述了个体在面对收益时是风险厌恶、面对损失时是风险偏好,此外还揭示了三个有趣的结论:
- 损失厌恶:损失1000元比获得1000元带来的心理感受程度更深。
- 敏感度边际递减:合并一次发奖金不如分开两次发带来的喜悦更多。一次性送一个大礼不如分开两次送两个小礼物,后者带来的惊喜更多。对于亏损也是,“蚤多不痒、债多不愁”,损失得多了就麻木了。
- 框架效应:在“得”与“失”的框架下,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决策判断。用一个笑话来解释:吝啬鬼掉进了河里,为了救他,你说:“快把手给我,拉你上来!”吝啬鬼不肯伸手。换句话说:“我把手给你,你快抓住我!”他伸出了手。
框架效应有哪些应用?
促销甩卖时,“换季清仓”就是一种“失”框架的说法,让人感觉买的都是压仓底的破烂货;“反季特卖”则是一种“得”的框架,让人感到捡了便宜的欣喜。
发奖金时,“今年公司业绩不好,本来发1万的奖金,只有8000了”,听完猛男落泪。但如果说:“今年公司业绩不好,本来奖金只有5000,现在争取到8000元。”“得”的框架让人心里得到些许安慰。
健康医疗中面临决策时,如果医生说:“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是10%。”可能让你很难选择该手术。但如果医生说:“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%”大概不会有人拒绝手术。
以上是些典型的框架效应,但真实的世界对于“得”、“失”的判断及运用往往更为复杂。
再来做个有趣的实验:如果你需要买餐具,在商店看到这样一套餐具,你会买吗?愿意付多少钱?
如果看到的是下面这样一套餐具,你会买吗?愿意付多少钱?
实验发现,两套餐具分别出现,个体做单独判断。套餐一比套餐二出价低,尽管套餐二比套餐一多6只杯子和1个茶托。单独评价时人们往往更关注明显的特征,而忽略两者的差异。两套餐具同时出现,个体做对比判断。套餐一出价高于套餐二,因为人们会去注意到两者的差异,从而纠正认知,发现套餐二更不划算。
相同的例子是哈根达斯的雪糕,你愿意付多少钱?
实验结果发现,单独评价时,个体对第一个雪糕的付费为人均2.26美元,第二个雪糕的付费为人均1.66美元。当对比评价时,人们才会给第二个更高价。
此例中,盛雪糕的容器与雪糕的多少成明显的特征,而雪糕的实际分量则为不明显特征,需通过对比才易发现。这也告诉我们,购买时货比三家可以减少踩坑。
通过以上的实验,我们得出:单独评价时,决策依据是“容易评价的线索”
对比评价时,决策依据是“两者的差异”。
相亲择偶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让自己加分,产品销售也可以利用此规律来为自己选择合适的渠道策略。
值得注意的是,当自家产品在易评价的特征上(如功能、外观)比竞品强,难评价的特征(如重量、存储容量、cpu型号、性能等)比竞品弱,则单独评价,即可在专卖店销售而不要选电器卖场。反之则对比评价。
框架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?
框架效应自1981年被卡尼曼等人提出后,关于此的研究众多纷繁,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影响框架效应的因素:
- 【性别】不同性别在不同框架下反应不同
- 【知识水平】知识水平越高,人们受框架效应的影响可能越少
- 【数学计算能力】同上
- 【风险偏好水平】不同的风险偏好影响个体在框架下的决策
- 【时间偏好】长期决策下可能偏好反转
- 【自我调节取向】防御定向和促进定向的个体对不同的框架表现出不同偏好
- 【情绪状态】如焦虑
- ……
框架效应在产品设计中有什么用?
在我们一项关于快递保价的研究中,研究同学发现面对不同的保价话术,用户愿意接受保价的几率不同:
“1元保500,2元保1000”是最多用户愿意接受的话术,典型的“得”框架。“未保价物品最高赔7倍运费,建议保价”是最少用户愿意接受的话术,典型的“失”框架。
研究表明,语言类的特征框架效应是积极框架效果大于消极框架效果。这一结果在本例中得到验证,当然,我们也借用框架效应,探讨了更多的营销说服话术。
最后用两句话对全文核心加以总结:
- “得”“失”可操控,只看参照点
- 套路有“框架”,决策需谨慎
推荐阅读:
- 《框架效应的应用研究及其应用技巧》,李晓明等(2018),心理科学进展, Vol.26, No.12, 2230-2237
- 《思考的快与慢》
- 《别做正常的傻瓜》
- 《决策与判断》
作者:郝玫,公众号:SF_UED
题图来自Unsplash,基于CC0协议